
認識ETF—未來投資的利器
2018-04-04
你為什麼需要這篇文章?
當大量資金以逐年增長的方式往ETF不斷流動,便意味著未來主流的投資商品已然改變。做為投資人的你,當然不可錯過認識它的機會。 |
日前,金融時報報導指出,ETF流入金額連續四年破記錄,連同今年一月流入金額,全球ETF管理資產,首度突破五兆美元,速度之快,遠超出多數人預期。
你跟上全球資金的腳步了嗎?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什麼是ETF吧!
一、ETF是什麼?
1989年,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想法誕生了。這個創新的新產品,最初是包裝成指數參與股票的模式,向投資人推銷,它的目的是成為標準普爾500指數(S&P 500)的代表商品,而該指數也像股票一樣在證券交易所交易,故稱為「交易所交易基金」。在上市後,這個早期的ETF原型立刻被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律師盯上,認為這個商品違法,因為它與期貨合約類似。
一年後(1990年),加拿大成為首支成功的ETF的誕生地。這一次,該商品稱為「多倫多35指數參與基金」(TIPs 35),跟蹤當時的TSE-35指數(跟蹤多倫多交易所最大的 35 支股票)。這商品立即引起人們讚賞,因為這商品提供了低成本的投資門檻——不久之後,加拿大和美國的許多ETF也將效仿,其中包括1993年SPDR S&P 500指數基金(SPDR S&P 500 Trust ETF)。
也就是說,ETF追蹤指數,交易方式跟買賣股票一樣,但設計成基金,而非個股的形式,而且有基金經理人負責管理交易事宜。因為是跟著指數,所以漲跌幾乎與指數相當,在臺灣,最有名的ETF商品,就是台灣50(包括股市市值前50大企業)。
表1【ETF和股票有什麼不同】
投資商品 | 股票 | ETF |
標的 | 單一個股 | 一籃子股票指數 |
分散風險 | 無 | 可 |
交易稅 | 千分之三 | 千分之一 |
研究個股 | 需要 | 不需要 |
資料來源:元大證券
二、ETF如何運作?:
STEP1:在證券交易所交易(國內發行的ETF就在證交所購買;若是國外引入的,還是得透過銀行或券商)。
STEP2:特別為個別投資人(散戶)設計。
STEP3:提供投資人參與指數表現的指數基金,讓投資人間接投資股市。
就基本意義上來談,ETF是擁有各類資產的一種基金——就像股票、大宗商品或期貨等。透過證券交易所交易。換句話說,投資人可以在交易時間內買賣ETF。也像股票一樣,每個ETF都有一個股票代碼和即時變化的價格。然而,與股票不同的是,表現出色的股票,數量可以根據股票的創造(增資,讓股數增加)和贖回機制(執行庫藏股)而改變。

圖片來源:http://www.visualcapitalist.com/what-is-an-etf/
三、ETF有哪些類型?:
ETF一共9種類型:1. 股票指數、2. 債券、3. 商品,如:黃金、石油或玉米 4.反向ETF、5.主動式管理類、6. 產業類型,如石油產業、醫藥或高科技。7. 國外市場指數,如:日本日經指數、香港恆生指數。8. 投資風格類型,如:傾向追蹤大型股或小型股。9. 交易所交易債券類型(ETN;是一種30年期,無擔保,高順位債券(Senior unsecured 30-year debt securities))。
但在此文中,我們以指數基金(被動型基金)的ETF做討論的主軸。
四、ETF的國際趨勢
自第一支美國當地的ETF(標普SPDR)於1993年1月23日誕生,該基金目前管理和交易的資產超過2920億美元。 1993年的唯一一支ETF、2002年增長到102支基金,2009年底,達到近1,000支 ,截至 2011年12月20日,ETFdb在數據庫中列出1400多支ETF。
這一路上,ETF和共同基金之間,開始出現了一種有趣的「競爭」。2003年是ETF淨流入超過主動型基金的第一年。從那時起,只要在市場報酬率為正數的年分,共同基金流入量通常超過ETF流入量,但在主要市場衰弱的年分,ETF淨流入量才會超越共同基金。綜上說法,我們可以看出一個現象:被動型基金(ETF)和共同基金(主動型基金)之間的消長。
但去年彭博社報導,從主動型基金流向被動型基金的資產規模將近5000億美元,消長的狀況似乎已經一面倒,如下圖所示:

圖片來源:彭博社
這幾年許多數字在在證明,被動型基金的市占率節節高升,根據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研究,2023~2024年被動型基金的市占率將超越主動型基金。

圖片來源: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研究
而且就在今年的1月舉行的美國一年一度ETF盛會 「Inside ETFs conference」,會中亦清楚的說明了這類產品的發展趨勢:

圖片來源:https://bpsandpieces.com/2018/02/12/around-the-etf-world-in-80-hours/
- 2017年整年流入ETF產品的資金高達4,770億美金,這個金額比共同基金任何單年流入的金額都還高。
- 全球ETF總資產金額,已經高達3.2兆美元。
- 下一個將會積極發展這類產品的公司可能會來自避險基金公司。
- 預估全球ETF的總資產將會在2025年之前,超越共同基金產品的總資產。
這幾年媒體已多方報導ETF這個產品,國內更有些投信公司積極推展,這是為什麼呢?答案很簡單,因為ETF將會是未來主流的投資產品!
相信要不了多久,未來就是ETF (被動型基金)擅場的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