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捐贈基金、慈善機構或家族財富管理等永續經營機構來說,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在滿足當前支出的同時,確保資產能夠長久持續增值? 這不僅是一場投資的博弈,更是對支出節奏的精細管理。
傳統上,投資和支出常常被視為兩個獨立的決策,卻忽略了它們本質上是相互影響、密不可分的兩面。一邊投資獲利讓資產增長,一邊支出將資產用於當前需求,這兩者之間必須找到一個「智慧的平衡點」,才能真正實現資產的永續發展。
本文將介紹三種常見的支出策略,並深入探討能夠統合投資與支出的Merton 模型,提供一套兼具專業與易懂的長期策略框架,讓資產真正「花得其所、用得其值」。
三大傳統支出策略:哪一種更適合?
1、固定金額支出法(Fixed Dollar Spending)
每年支出固定的金額,並隨著通貨膨脹率進行調整。例如,第一年支出100萬,若通膨率是3%,第二年則支出103萬。
- 優點:支出額穩定,操作簡單,方便機構進行長期計畫規劃。
- 缺點:若投資回報不足,資產可能逐年減少,甚至提前耗盡。這就像一桶水,無論下雨(資產增值)與否,總是倒出固定量的水,長此以往容易見底。
2、固定百分比支出法(Fixed Percentage Spending)
每年根據投資組合的市值,支出固定比例的金額。例如,市值1,000萬,支出5%,即50萬;市值縮減至800萬,支出則降為40萬。
- 優點:支出隨著資產規模變化,能避免資金耗盡。
- 缺點:當資產價值下跌時,支出金額也會縮減,可能影響現有計畫的執行。例如,連續幾年市場低迷,支出就像雨水減少,難以應付乾旱期的需求。
3、複合報酬率支出法(Compound Rate Spending)
此法基於投資的「長期平均報酬率」來設定支出比例,而非每年短期的資產變化。
- 優點:支出設定更符合投資的長期增長潛力,波動性較小。
- 缺點:準確估算長期報酬率並非易事,若預測失誤,可能導致支出過高或過低。
Merton 模型:投資與支出一體化的策略
剛剛三種策略雖然易於理解,但都無法完美應對市場的波動與需求的變化。因此,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羅伯特・梅頓(Robert Merton) 提出了一個更科學的框架:Merton 模型。
Merton 模型 的核心目標是:在投資與支出之間找到最佳平衡,最大化資產的長期效益(最大化支出的折現預期效用),這個模型讓投資與支出不再是兩個獨立的決策,而是在一個統一的框架下同步考量。
Merton 模型兩大核心概念:讓平衡更具科學性
1、最佳風險承擔比例(Optimal Risk Allocation,又稱梅頓份額,Merton Share)
這個比例決定了資產中應該有多少投入風險較高的資產(如股票),以及多少放在低風險資產(如債券或現金)。
想像你要將一桶水分裝在兩個瓶子裡:一個是「高風險高報酬」的瓶子,另一個是「低風險低報酬」的瓶子。比例配得太偏向高風險,可能出現虧損;太保守又可能報酬不夠。Merton 模型幫你找到一個適合的比例,平衡風險與報酬。
2、最佳支出率(Optimal Spending Rate)
計算每年應該支出的比例,確保支出額既能滿足當前需求,又不會過度消耗資產。
這就像控制水庫的放水量,每年放多少水出去,既能讓水庫保持穩定儲水量,又不會因過度放水導致枯竭。
Merton 模型的優勢與挑戰
優勢:
- 投資與支出一體化(Integrated Framework):將兩者統一考量,達到最佳的資源配置。
- 動態調整能力(Dynamic Adjustment):可根據市場變化或機構需求,隨時調整投資配置和支出率。
- 資源最大化(Maximizing Utility):讓資產發揮最大價值,確保當前支出和未來成長之間的平衡。
挑戰:
- 數據難以估算:模型需要準確的參數,例如投資報酬率和風險波動性,但現實中這些數據難以完全預測。
- 操作門檻較高:模型的計算相對複雜,需要專業的財務顧問協助執行。
其他更簡便的策略選擇
對於無法執行 Merton 模型的機構,可以考慮以下更簡單的替代方案:
- 基於股息的支出法(Dividend-Based Spending)
- 每年只支出投資所產生的股息收入,保留本金不動。這種方法適合保守型機構,確保資產的穩定性。
- 平滑支出法(Smoothing Spending)
- 以過去幾年的平均投資回報為基礎,設定支出額,減少支出對市場波動的依賴。例如,若三年平均回報是5%,支出比例就設定為5%。
平衡當下與未來,讓資產永續運行
永續經營機構需要兼顧當下支出的穩定性和資產的長期成長,投資與支出必須「同時考量、動態調整」。Merton 模型 提供了一個科學的框架,幫助機構在風險與報酬、支出與增長之間找到最理想的平衡點。
當然,每個機構的情況不同,若無法完全應用 Merton 模型,股息支出法或平滑支出法也能成為實用的替代策略。最終,目標是讓資產「長久穩健運作」,支撐當下的使命,也為未來創造更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