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為什麼會特別炫耀買到的飆股?

投資往往是一般人聚會中閒話家常的一部份,大家往往帶著炫耀的心態與別人分享,自己買了某某股票、某某基金甚至是某某虛擬貨幣,大賺了一筆,對於賺錢的部位一一介紹,但對於自己虧損的部位就不願意積極分享,或者用概括性的解釋,攏統帶過。我們可以發現,在面對利得與損失兩種情況時,我們以不同的角度看待。而為什麼會有這種區分呢,實際是可以用行為財務學中的展望理論來解釋。

展望理論

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是行為經濟學的理論,由心理學教授Daniel Kahneman以及Amos Nathan Tverskyw提出,相比於傳統的經濟學認定投資人是理性的,展望理論在人們對於報酬與效用之間的描述,更貼近現實。

X軸代表著獲利或損失,Y軸代表獲利或損失給投資人的感受。簡單來說,展望理論表達投資人在面臨同樣單位的獲利以及損失所感受的效用(投資人感受到的開心或痛苦),往往獲利1萬元帶給投資人的開心不及損失1萬元的痛苦以及投資人在損失的情況下是一位風險愛好者,而在獲利的情況下是一位風險趨避者。

在此先定義一個函數Value=v(x),x代表投資人目前投資的獲利或損失,y代表投資的獲利或損失帶來的效用。

投資人如何評估投資的效用

在解釋開頭的日常情況時,我們必須先了解到,大部分人投資往往不會只持有一個投資標的,通常是多個。而具有多個投資部位時,就會有所謂的多重賭局的情況,可以分為以下四類(多重利得、混合利得、混和損失以及多重損失),以下一一介紹在各情況下,投資人基於效用最大化的情況下,時如何計算,為了方便解說,假設投資人分別持有x資產以及y資產。

(1) 多重利得:

若x資產與y資產都是利得,則投資人傾向分開看待,因為對於投資人而言v(x+y)<v(x)+v(y),也就是將兩資產的利得加總後看待帶來的開心感,不及分開來看待的開心感加總。

(2)多重損失:

若x資產與y資產都是損失,則投資人傾向加總看待,因為對於投資人而言v(x+y)>v(x)+v(y),也就是將兩資產的損失加總後看待帶來的失望感比分開來看待來的小。

(3)混合利得:

若x資產與y資產一個為利得一個為損失,且利得大於損失,則投資人傾向一起看待損益,因為對於投資人而言v(x+y)>v(x)+v(y),因為加總後為利得,且損失帶來的負效用往往比獲利帶來的正效用來得大。

(4)混和損失:

若x資產與y資產一個為利得一個為損失。且損失大於利得。在這種情況下,若沒有進一步的資訊,無法判斷加總看待較好還是分開看待較好,若v(x+y)>v(x)+v(y),則投資人傾向加總看待,而這往往是利得與損失非常接近的情況。

若v(x+y)<v(x)+v(y),則投資人傾向分開看待,而這往往是利得與損失差距較大的時侯,也就是有一個小利得以及一個大損失。

衡量投資績效的基準

從展望理論我們可以知道,投資人為了要將效用極大化,在每次衡量自己的投資績效時,並不一定會以整體來看待。

然而當我們每次在衡量自己的投資績效時,應該以所有的投資部位的整體價值進行評估,即便是評估投資組合中的資產,衡量的角度也應該以該資產對於整體投資組合的影響為出發點。如此我們才能客觀、理性並且有紀律的衡量自己當初的投資決策是否在正確的道路上。


阿爾發投顧 Alpha
阿爾發投顧 Alpha

簡單方法與堅持理念是成功投資的不二法則

文章: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