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表面上來看似乎不是個問題,因為多數人的共識都是美國股市已經不便宜了,不論是股市上漲的幅度、Shiller本益比,或是巴菲特認為的衡量股價單一最佳指標的股價整體市值/GDP(該比率若超過115%就視為股價明顯偏高,現在該比率的數值則已經是133%,比2008年金融海嘯時還高!),三者看來股市都是很貴的。但同時我們又看到股市持續創下新高、波動率指數保持在低水平,顯示股市很平靜。連理性的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川普(Donald Trump)當選之後都持續加碼投資美國股市,所以股市是真的貴嗎?
這是現在很多人都在尋找的答案,大局(The Big Picture)的作者 巴里.里薩茲(Barry Ritholtz)在彭博社(Bloomberg)的專欄中寫到,衡量股市的價格有幾個原則要注意,他舉了6點原則提醒投資人:
- 價格很貴的股票或股市可以同時維持很貴的價格很長的一段時間。回顧1996年的時候,當時也是很多分析師警告股市已經貴了,但股市依然上漲了4年才結束多頭走勢。在股市中,對得太早跟錯誤是一樣的。
- 單一衡量股價高低的指標,如:本益比或股價淨值比,都只是從單一的面向來看股價的高低,投資人必須從股市整體的情況來考慮比較客觀。
- 股價的合理價格只是一個簡化的指標,股票很少是維持在合理價格,較長的時候不是在合理價格之上就是之下(表示這才是常態)。
- 使用單一指標來衡量股價是否貴、便宜,是過度簡化的方法,以至於參考性並不高。
- 衡量股價的高低有許多變數需要去考慮,例如:經濟成長率、通貨膨脹率、利率的升降、稅率的變化、企業盈餘的成長率、外部的戰爭或地區政治因素的影響,上述這些都會影響股價。
- 投資人的心理因素往往主導著股市的多頭或空頭走勢。事實上,我常常認為投資人的心理因素才是最重要的變數。
股市的複雜性遠超過我們的想像,目前任何電腦模型都無法準確的判斷出股市的未來變化,面對股市千萬不要過度自信,保持謙卑的態度並做好分散風險才是最好的辦法!
#閱讀時間約為3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