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保是什麼?勞保退休月領怎麼算?勞保保障項目、勞保退休幾歲可以一次領?勞保跟勞退差在哪?

勞工保險(簡稱勞保)是台灣重要的社會保險制度之一,旨在保障勞工在工作與生活中可能面臨的各種風險,並提供老年生活的經濟支持。以下將詳細介紹勞保的定義、用途、保障項目、領取年齡、與勞退的差異、開始投保時間、工讀生是否適用,以及退休金的計算方式。


勞保是什麼?

勞工保險是台灣政府依據《勞工保險條例》於民國39年(1950年)開始實施的社會保險制度,屬於強制保險。

凡符合條件的勞工,雇主必須依法為其投保,每月繳納保險費。

勞保的保費由三方分擔:勞工負擔20%、雇主負擔70%、政府補助10%。其目的是透過集體互助的方式,為勞工提供經濟保障,涵蓋工作期間的意外風險及退休後的生活支持。

項目勞保內容
法律依據《勞工保險條例》
實施時間民國39年(1950年)
保費分擔勞工20%、雇主70%、政府10%
保障對象合法受雇勞工


勞保退休月領怎麼算?勞保退休金計算公式

勞保退休金的計算方式依據「一次請領」或「按月年金」不同,分述如下:

  1. 一次請領老年給付
    • 計算公式:每滿1年投保年資給予1個月平均月投保薪資,超過15年部分,每年加發2個月,最高上限為45個月。
    • 範例:小明投保20年,平均月投保薪資為40,000元。
      • 前15年:15 × 40,000 = 600,000元
      • 後5年:5 × 2 × 40,000 = 200,000元
      • 總額:600,000 + 200,000 = 800,000元
  2. 勞保年金(按月領取)
    • 計算方式:依據勞保年資及平均月投保薪資,選擇以下兩者較高者:
      • 方式A:平均月投保薪資 × 年資 × 0.775% + 3,000元
      • 方式B:平均月投保薪資 × 年資 × 1.55%
    • 範例:小明投保30年,平均月投保薪資40,000元。
      • 方式A:40,000 × 30 × 0.775% + 3,000 = 9,300 + 3,000 = 12,300元/月
      • 方式B:40,000 × 30 × 1.55% = 18,600元/月
      • 取較高者:18,600元/月

註:平均月投保薪資以投保期間最高60個月的薪資平均計算,實際金額需向勞保局確認。

幾歲退休可以領勞保?

勞保老年給付的領取年齡取決於投保年資及個人選擇。目前,勞保老年給付分為「一次請領」和「按月領取(年金)」兩種方式:

  • 一次請領老年給付:只要符合以下條件之一即可申請,不受年齡限制:
    1. 投保年資滿15年以上,年滿60歲。
    2. 投保年資滿25年以上,不限年齡。
    3. 在同一投保單位工作滿25年,不限年齡。
  • 勞保年金(按月領取):需年滿60歲,且投保年資合計達15年以上。若選擇年金,無法中途改為一次請領,因此需謹慎評估個人需求。

隨著台灣人口老化,政府正逐步調整退休年齡,建議勞工密切關注相關政策變化。

領取方式條件年齡限制
一次請領年資滿15年60歲
年資滿25年不限年齡
同一單位滿25年不限年齡
按月年金年資滿15年60歲

勞保年資滿25年年滿50歲可以退休嗎?

可以,參加保險年資合計滿25年,年滿50歲可以退休。


勞保是做什麼用的?

勞保的主要用途是保障勞工在遭遇特定狀況時的基本生活需求,並減輕因意外或老年導致的經濟負擔。

當勞工因生育、傷病、殘疾、死亡或退休等情況發生時,可依據勞保規定申請相關給付。簡單來說,勞保就像一張安全網,幫助勞工及其家庭應對人生中的重大變故,並確保老年生活的穩定。

勞保用途說明
經濟保障提供生育、傷病等給付
老年支持退休金支持老年生活
風險分擔集體互助降低個人負擔

勞保保障項目

勞保提供的保障項目涵蓋五大類,具體如下:

  1. 生育給付:適用於女性勞工或男性勞工的配偶生產時,提供一次性或分次給付。
  2. 傷病給付:勞工因普通傷病無法工作時,可申請補償薪資損失。
  3. 失能給付:因意外或疾病導致永久失能時,提供一次性或按月給付(原稱「殘廢給付」,後改為「失能給付」)。
  4. 老年給付:勞工退休時可申請的退休金,提供老年經濟支持。
  5. 死亡給付:勞工過世後,其遺屬可領取喪葬補助或遺屬年金。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2年5月1日起,職業災害保險已從勞保中獨立出來,成為《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下的單獨制度,由雇主全額負擔保費,勞工無需分攤。

勞保給付項目說明
生育給付女勞工或其配偶生產時領取
傷病給付因普通傷病無法工作時補償薪資
失能給付永久失能時給予一次性或按月給付
老年給付退休時領取退休金
死亡給付勞工過世後遺屬領取喪葬或年金

勞保跟勞退差在哪?

勞保和勞工退休金(簡稱勞退)是兩項不同的制度,許多人容易混淆,以下是它們的主要差異:

  1. 法律依據
    • 勞保依據《勞工保險條例》。
    • 勞退依據《勞動基準法》及《勞工退休金條例》。
  2. 資金來源
    • 勞保:勞工20%、雇主70%、政府10%。
    • 勞退:雇主每月提撥工資6%至勞工個人專戶,勞工可自願提撥0-6%。
  3. 保障內容
    • 勞保:涵蓋生育、傷病、失能、死亡及老年給付。
    • 勞退:僅針對退休金,無其他保障項目。
  4. 領取方式
    • 勞保:可選擇一次請領或按月領取年金。
    • 勞退:通常為個人專戶累積金額,可一次領取或分期領取。
  5. 目的
    • 勞保是社會保險,強調風險分擔。
    • 勞退是個人退休儲蓄,屬於確定提撥制。

簡單來說,勞保保障範圍廣泛,而勞退專注於退休金準備,兩者相輔相成,互不影響。

勞保勞退
法律依據《勞工保險條例》《勞退條例》
資金來源勞工20%、雇主70%、政府10%雇主提撥6%,勞工0-6%
保障內容生育、傷病、失能、死亡、老年僅退休金
領取方式一次或按月一次或分期
目的社會保險,風險分擔個人退休儲蓄

勞保什麼時候開始保?

勞保的投保時間通常從勞工正式進入職場、受雇於雇主時開始。根據《勞工保險條例》,只要是在台灣合法工作的勞工(不論全職或部分工時),雇主應於其就職當日起為其辦理加保手續。若雇主未依法投保,勞工可向勞動部勞工保險局申訴,要求補辦並追繳權益。


工讀生有勞保嗎?

工讀生是否享有勞保,視其工作性質與時數而定:

  • 全職工讀生:若工讀生與一般員工相同,簽訂勞動合同並有固定薪資,雇主應依法為其投保勞保。
  • 部分工時工讀生:若每月工資達勞保投保薪資分級表的最低級距(2025年起為11,000元),也需投保勞保。但若工資未達此標準,則不強制投保。
  • 實習生或臨時工:若屬短期、非固定勞動關係,可能不適用勞保,需視雇主與勞工間的契約而定。

建議工讀生確認雇主是否依法加保,可透過勞保局「e化服務系統」查詢個人投保紀錄。



結語

勞保是台灣勞工不可或缺的保障制度,從生育到老年皆提供支持。與勞退相比,勞保更全面,而勞退則專注退休儲蓄。無論是全職員工還是工讀生,了解自己的勞保權益至關重要。建議勞工定期查詢投保紀錄,並根據個人規劃選擇最適合的領取方式,以確保未來生活的穩定與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