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別財經新聞,在這個資訊爆炸時代!

2018-02-05

2017年一整年全球金融市場都充斥著各種令人害怕的消息。

第一件大事就是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並使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歐洲則有加泰隆尼亞獨立公投、另外德國、法國、英國皆有大選以及英國脫歐。此外北韓頻頻試射飛彈,加上恐攻和天災,讓2017年成了不平靜的一年。

如果你很常注意財經新聞,那去年一整年全球經濟應該會讓你擔心死了,並擔憂股票市場的前景,使你對股市避而不及。但你知道嗎?

即使發生這麼多負面消息,2017年一整年台股上漲15%,市值從27.25兆元來到31.32兆元。

美股三大指數更創下2003年以來最大年度漲幅。

按照全年累計漲幅跌計算,全球股市今年所遇到的跌幅比歷史上任何年分都少,這是股市發展100多年以來,首次出現的景象。

華爾街有一句有名的諺語:「股票市場是在攀爬一座擔心之牆」,這代表股市本來就會有很多需要擔心的事情,但重點是擔心的事情越多,

股市往往漲幅越大。而當需要擔心的事情變少,股市往往就開始下跌。

投資人一定要知道如何應對,不然,看越多財經新聞,就越難投資獲利。現在資訊大爆炸,是一把雙刃劍:可以及時獲得大量資訊,但無法判別資訊好壞。


以下是幾個小方法,可以幫助你握好雙刃劍。

  1. 回顧舊新聞,理解多數新聞都是垃圾

舊新聞是了解現在新聞的最佳地圖。

舊新聞如同一位不會過濾新聞的歷史學家,教會我們「預測市場和經濟是不可能任務」;人類永遠不會停止相信預測,但是從現在看過去,會發現最重要的新聞往往不為人所預見。閱讀新聞時,我們會習慣性的使用固有框架去吸收資訊。

以2017年8月聯合報標題為例:「美朝吵架,台股嚇丟10300。」這在當時是很大的新聞,但今天又有多少人在意呢?

你閱讀的每一篇財經文章都要應該問自己一個問題來過濾:「一年後我還會注意這個問題嗎?五年?十年?」,資訊的意義應該是能幫助你能做出更好的決定。

  1. 重要訊息要「從你認同的人所持的相反意見」上得到

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曾說過:「擁有一個觀點的先決條件,是盡可能了解所有的反對意見。」

現代的金融媒體讓這一切變得難上加難,因為無論你相信什麼,你都會找到一個與你意見一致的名人。坦白說,被認同會比你被反對來得更輕鬆,這會讓你懶得去找對立意見。

閱讀你不同意的內容是不自然的,但你必須強迫自己去做。但要如何挑選反對意見呢?從你尊重的人中,尋找對立觀點。這代表你同意他的其他話題。

如果你能說:「我知道你是合理的,因為你我都同意X,那為什麼在Y上不一致呢?」倘若你能合理找出相反的觀點,那你就更接近「世界運作的面貌」一步。

  1. 閱讀相關領域知識,厚植判斷財經資訊的基礎

每年的某個時間點,在奧瑪哈召開的波克夏股東會,都會有數千萬人從世界上的每個角落聚集而來,為的是聆聽股神巴菲特的投資見解。

永遠不乏有人在股東會上,詢問巴菲特投資祕訣為何?

巴菲特簡而言之:「盡一切可能的廣泛閱讀。」在學習黃金期間中所學到的,會奠定你的投資哲學,替你未來的投資成功厚植基礎。

但別誤以為巴菲特只推薦人讀金融相關書籍,巴菲特說:「只要是能觸動你心的書」,都應該去閱讀,藉由大量閱讀來塑造個人風格,以及判斷事情的原則。

從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察·塞勒(Richard Thaler) ,被美國媒體譽為「行為經濟學之父」,就可以知道投資不僅僅是對金融的研究。

當你意識到,投資是人類行為研究時,你就會發現,這包含各種不同領域的經驗和法則:心理學、統計學、生物學、社會學、政治、歷史。藉了解人類在群體中的行為和對激勵的反應,會豐富你的投資知識。

相關領域的知識不僅比單純金融知識更有趣,也能讓你更了解世界,把自己判斷能力磨利,讓你在自己的領域中成為佼佼者。


利用上述三點,幫助自己閱讀財經新聞,千萬不要因為看了媒體的說法,就輕易進行投資決策,所以握好雙刃劍,現在為自己的投資做點改變吧。

阿爾發投顧 Alpha
阿爾發投顧 Alpha

簡單方法與堅持理念是成功投資的不二法則

文章: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