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和 ETF 有非常多種,最基本的就是以整體市場為原型的指數型基金或是市值型 ETF。
隨著市場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變形體冒出,例如:槓桿型,反向型、債券型、貨幣型、因子型與主題型,尤其主題型的 ETF 常常會成為新聞媒體的報導焦點,因為有話題性。
例如國內的富邦越南 ETF、國泰 5G ETF、 富邦未來車 ETF…等,看似很有發展前景的主題,甚至有些基金公司會把夢吹的又大又圓,但投資還是要回歸基礎原則,這些產品適合投資嗎? 而且你了解這些產業的發展嗎? 另外,這些主題型基金推出時,是不是早已經過了產業黃金時期?
基於以下幾點原因,請避開這些主題式基金或 ETF,他們只有美好的故事夢想,沒有理想的表現。
1. 費用高
主題式基金或 ETF 通常內含成本都非常高,畢竟他需要經過複雜的篩選流程去挑選與投資配置,背後需要許多研究員或研究團隊分析標的是否符合主題,但內含成本是投資的殺手。
早已被學術與業界證實,基金或 ETF 的投資報酬好壞,影響的絕對因素是「內含管理費」。
越高的投資成本,越容易侵蝕投資報酬。
下圖呈現全球最大的 ETF 市場美國之各種類型 ETF 內含費用比較,費用最低的是市值型的 ETF,再來是因子型與產業類型 ETF,費用最高的是主題型 ETF,美國因為規模大,所以費用可以控制在 0.7% 以內,如果是台灣的話,主題型 ETF 通常 1% 以上是常態。
長期要擊敗市場幾乎天方夜譚,即使短期的報酬可以令人垂涎,但終究是短期,僅僅曇花一現的報酬,實在沒有令人恭維之處,畢竟我們希望是長期報酬能夠一直很好。但主題式的基金或 ETF,因為費用高昂,所以絕對很難長期有好的績效表現。
2. 同樣類似名字,成分大不同
為什麼主題式基金會雨後春筍的發展?因為這類產品最好賣。
每一個主題都有他的故事,可以編的天花亂墜,而且通常該主題都已經逐漸在成熟的階段,基金公司才會順應趨勢潮流發行,因為該主題類型的報酬早已飆漲一大段,非常可口,基金公司有了好的回測報酬可以吹噓,更有美好的未來成長性讓你幻想。
漂亮的回測績效滿足投資人愛看後照鏡的心理,充滿故事性的未來夢想滿足投資人對未來的想像,所以投資人很愛主題式的基金或 ETF,而基金公司只是滿足市場需求。
下圖呈現美國機構投資人與一般投資人的投資商品類型,你可以看到左邊的機構投資人多數的資產是投資到市值型的全市場 ETF,但右邊的一般投資人則是偏愛主題式的產品。
也因為投資人很愛主題式的基金或 ETF,所以基金公司發行許多類似主題的產品,例如台灣電動車主題的 ETF 就有兩檔,裡面前十大持股幾乎很少相同,美國的人工智能主題ETF就有3檔(iShares 機器人和人工智能 ETF (IRBO)、Global X 機器人和人工智能 ETF (BOTZ) 和 Robo 全球機器人和自動化 ETF (ROBO)),但三檔間相同持股的最高比例僅有 27.7%,非常不一樣。
這下好了,投資人看好這個主題的未來成長,但彼此內容完全不同,最後還是需要去了解內部差異,而且通常很少人能夠分析優劣,畢竟通常選擇主題式 ETF 的投資人,就是不想投資單一個股,最後又變成在後照鏡開車,回測報酬比較….
3.叫好不叫座
前面提到,如何評估主題式基金的好壞? 還是回歸到報酬表現。
有再多美好的未來發展性,但最終投資人還是現實的,能夠實際獲得的報酬才是真的。
美國研究機構 FactorResearch 使用美國知名學者 Kenneth R. French Data Library 的資料庫進行近 100 年的資料分析。此資料庫將美國股市分成 49 個產業,FactorResearch 利用這些產業資料模擬主題式投資的回測結果(畢竟每個主題式投資通常都是當下最火紅的產業)。建構兩種組合,第一個 Best US Industry 投資組合為根據過去 3 年的歷史績效選出績效最好的產業作為持股,並每年做重新評估更新 ; 第二個 Top 3 US Industries 投資組合一樣為根據過去 3 年的歷史績效選出前 3 名產業作為持股(比例為簡單平均分配)。
結果這兩種模擬的主題式基金表現完全不如美國整體股市的表現,其中第一個 Best US Industry投資組合的表現非常差。
單看報酬比較容易失真,因此採用風險調整後的報酬來比較,你會發現表現的差距更加明顯,兩種模擬的主題式基金不論是 3 年採樣還是 5 年採樣,風險調整後的報酬表現非常不好,承擔了非常大的風險,但沒有表現出相對應的報酬。
主題式投資實際沒有好的表現,且話題只具有短暫的時效性,如同美國基金研究機構Morningstar 晨星形容:「Good Story, Bad Investment 好的故事,不好的投資商品」。
為什麼主題式投資總是流行一下子而已?
漲多了就會「均值回歸」。
通常這類型基金或 ETF 發行時,發行的主題早已經熱門一段時間,甚至有些成分股早就飆漲了一大段,因此投資人看到過往回測報酬很好,就會一窩蜂的湧入追逐績效,追一追導致估值過高,最終該主題產業可能還會持續成長,但股市早已經反映 2~3 年後的狀況,泡沫搓破,回到該有的價格水準,投資人資金撤出,尋找下一個美夢….
市場永遠不變的地方就是投資人一直不斷地重複同樣的行為。
我該怎麼做?
盡量避免這類型的商品。
還記得金磚四國基金、東協基金、邊境市場基金….等,過去共同基金早已發行許多主題式投資的商品,現在只是套用到 ETF,根據實證研究,它們並不會帶來更好的結果。
主題式投資看似很炫,投資了感覺自己是具有未來眼光的投資者,但實際上可能又傷害了自己的投資。
做好完整的投資只有3個原則 :
1.全球分散的 ETF 投資配置
2.低成本的投資工具
3.設定財務目標、買進並持有的長期紀律投資
只要做好以上 3 件事,你根本不須花時間了解主題式投資商品,就能打敗許多專業級投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