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有網友在PPT上分享他用12年死薪水4萬存700w買首購預售屋的心得,我覺得他的儲蓄心路歷程與執行力值得分享,剛好網友也希望聽聽大家的想法,因此我在這篇文章末也分享我的看法。
以下是網友的分享:

房版各位帥帥美女們好
小弟在上禮拜8月多剛簽訂台南新營國圖預售屋,總價911w,已繳完訂簽30w,剩下開工款 62w,三年後完工(工期2025.8~2028Q3)的建照款45w、交屋保留款45w和預計屆時貸首購728 w
目前資產(含信貸115萬)約近700w,集保圖如下,緊急活存和中租配息之後35w就不po了
 =每年可存34w左右
保守估計30W就好,存12年,共計360萬,到這階段其實總價911萬預售屋,我已經可以自備款超過3成,加上預留家具、清裝潢和家電費用了。
不過死存薪水都只放銀行定存、活存或儲蓄險這不是我的投資理財配置方式,於是工作 了穩定3年後,開始開戶投資個股,從大盤15000.16000買到24000,期間只投資高市值的 大型股,有剛好做到金融股市值飆漲期,買了優質標的台企銀、台新金、永豐金、中信 金,金融股部分12年來賺了130w,另外電子股部分買了鴻海、緯創、瑞儀,傳產股買了 中租、台泥等,這個部分賺比較少只有70w,當然亂做個股風險真的很大,長榮海、華新、鎧勝KY、大汽電我也追在高點慘賠,但是總歸來說,個股如果牛市長期向上,大盤穩健 投資部位一定要多一點股票或ETF,不要放在活存還有儲蓄險,長期以來都會被通膨率吃掉,慎之。
然後我想分享一下存錢小要領,當然心法一定降低欲望、不要擴大物質生活,這樣您薪水逐年成長後,在不擴增物質支出之下,每年自然儲蓄和存款數字會越來越可觀,越來越好 存錢。
1.儘量住老家,與爸媽同住,可就近照顧,晚上家裡開伙還能省下晚餐餐費,又省下租房費用,家裡如不用給孝親、幫付水電,這點優勢可以好好利用,趁年輕、住家裡!讚。
2.交通工具不要買車,上班我通勤去回程各1小時(民雄>鹽水),我仍然選擇小125c.c機車機車好保養、油錢省,買了車後除了稅金和規費,還有保養、洗車、維修費用,這都是 讓您存款被吃掉的怪獸~
3.少出國、別出國,我工作12年只有2017年去過1次日本自由行,那時也才花3-4w,從此沒有再出國,如果每年都有定期出國旅遊之安排,每年存款再吃一筆預算,買房頭期款可 能要再多存3年,要注意,3年可能房價就往上疊了。
4.如果(非)工作業務需要無須花錢投資自己,像公務人員你到處考證照也是在原單位繼續幹,機關也不會加薪,那投資自己就只剩下轉職這條路了,像我投資自己就是去操場跑步、 健行爬山、球場打球,靜態活動就是去圖書館或文化中心看理財周刊、閱讀文學、看商業 報紙,也不會花錢買書,因為看一次就放在書架了,去書局花半小時快速看一本,充實自 己又不花錢,讚啦。
5.不亂吃保健食品,像我工作上班12年,也沒吃維他命C、葉黃素等,如果定期都要吃保健食品,那也是一筆不小之開銷哦。
6.少治裝,如果很喜歡打扮自己,那也是每個月一筆不小的開銷費用,如果公司有發免費的T恤、POLO衫、薄外套,我都會定期穿去辦公室上班,穿著整齊乾淨,儀容注意打理, 也是很帥氣。
以上就是我的存錢和理財小要領
以下是我的房間和物品分享
:
- 計算方式:每月債務還款 ÷ 每月收入
- 數據:
- 每月信貸還款:16,000元
- 每月收入:52,000元
緊急準備金覆蓋率:
- 計算方式:緊急準備金 ÷ 每月必要支出
- 數據:
- 緊急準備金:35萬(緊急活存 + 中租配息)
- 每月必要支出:6,000(餐費)+ 2,000(飲料)+ 300(看診藥費)+ 390(Netflix)+ 1,100(第四台網路)+ 300(菸錢)+ 200(手機電信費)= 10,290元
- 結果:350,000 ÷ 10,290 ≈ 34個月
- 分析:34個月的覆蓋率遠高於建議的6-12個月,顯示有極強的財務安全墊,但過多資金放在低報酬活存可能錯失投資機會,不過考量之後有房貸。
房貸負擔能力(假設交屋後):
- 計算方式:預估每月房貸還款 ÷ 每月收入
- 數據:
- 預計房貸:728萬,假設30年期、2.5%利率,月還款約28,760元。
- 每月收入:52,000
- 結果:28,760 ÷ 52,000 ≈ 55%
- 分析:交屋後DTI將大幅上升,55%超出銀行建議的50%,可能造成財務壓力,需提前規劃。
房貸負擔能力(假設交屋後,40年期):
- 數據:
- 預計房貸:728萬
- 假設40年期、2.5%利率,使用房貸攤還公式計算:
- 月還款 ≈ 24,000元(根據公式:P = [rPV] / [1 – (1 + r)^-n],其中PV=728萬,r=2.5%/12,n=40*12=480)
- 每月收入:52,000元
- 結果:24,300 ÷ 52,000 ≈ 46%
- 分析:40年期房貸將DTI(負債收入比)降至46%,相較30年期(55.8%)降低約9%
質化的觀點與分析
- 有穩定的工作:因為公務員現金流穩定,可以將本身視為一個抗通膨債券,每年有穩定現金流入帳且隨通貨膨脹調整。公務員的策略是慢慢來、著重生活品質、穩定加薪與升遷。
- 每月儲蓄率高:67%的儲蓄率,基本上我覺得算是非常高,我覺得很值得學習的是一些存錢的小要領,比起投資,這些經驗分享是更值得大家複製的。
- 資產配置:配置上其實很看個人的投資哲學與信念,目前配置都是以個股為主,是我的話會鑒於公務員穩定的特性,大部分資產以大盤市值型為主,然後找一些可以抱5-10年的趨勢,追求年化更高的增長部位。主動投資各顯神通,留意別賠太多,部分獲利了結可以再進入核心的部位。這一點是我在新書《財富自由的階梯》提的核心衛星資產配置。
- 恭喜買房:鎖定居住成本,貸款後續建議用40年貸款較低月付款金額,因為公務員可以做很久,讓時間與通膨減低債務,同時可以降低現金流出的壓力。
- 房地產:未來房地產會佔據多數資源,因此財富是否增長也這項資產,因此好好評估房產的增值性。
- 留意負債收入比(DTI, Debt-to-Income Ratio):目前信貸已經讓DTI來到30%,會壓縮到未來申請房貸的額度,就算用40年期的房貸,光是房貸也會吃掉46.7%的額度,高達76%DTI以目前的風向應該是很難申請到足夠的房貸。
- 如果可以還是建議考高考或升等考:未來收入跟升遷上還是會比較順利,且不同位置看到的視野不同,格局也是。
- 累積回憶的資產:《別把你的錢留到死(Die With Zero)》這本書寫到人生就是你所有體驗的加總,「人生要過得好,而不只是活著」、「累積記憶的股息,帶著回憶退休」作為過來人,如果未來有餘裕的話,我覺得可以多試試不同的東西,出國走走、考試、自我成長,體驗真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