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保險制度的投保薪資目前以45,800 元為最高級距,這代表勞工的實際月薪若超過此金額,投保薪資仍只會以 45,800 元計算。
依照勞動部與勞保局提供的試算工具,若勞工保險年資累計滿一定年限,就能推估每月可領到多少勞保老年年金。
以下以年滿 60 或 65 歲,且保險年資 35 年或 40 年為例,說明最高級距 45,800 元時之月退試算結果(B 式擇優):
- 60 歲、保險年資 35 年:**約 19,878 元
- 60 歲、保險年資 40 年:**約 22,717 元
- 65 歲、保險年資 35 年:**約 24,847 元
- 65 歲、保險年資 40 年:**約 28,396 元
實際給付金額會依勞工保險局審核結果為準,若勞工擬精確試算,建議至勞保局線上系統以自身實際年資、投保薪資做查詢。
勞保年金月領試算
想勞保老年年金的計算主要有兩種方式,分別適用於不同的被保險人情況:
第一種:A式計算
此方式適用於投保薪資較低或年資較少的勞工。計算公式為:
平均月投保薪資 × 保險年資 × 0.775% + 3,000元
其中,平均月投保薪資是指投保期間最高60個月的平均月投保薪資;保險年資則是您參加勞保的總年數。額外的3,000元是為了提供基本保障而設立的固定金額。
第二種:B式計算
此方式適用於投保薪資較高且投保年資較長的勞工。計算公式為:
平均月投保薪資 × 保險年資 × 1.55%
與A式相比,B式的所得替代率較高,但沒有額外的固定金額。
在實際給付時,勞保局會根據上述兩種計算方式,選擇對被保險人最有利的結果進行發放。
勞保年金試算一次領
除月領外,部分人也能選擇「一次領」方式,即領取老年一次金給付或一次請領老年給付。其主要差異在於:
- 老年一次金給付:年滿法定年齡但勞保年資未滿 15 年,可依「平均月投保薪資 × 給付月數」計算,並一次領回。
- 一次請領老年給付:須符合 97 年 12 月 31 日前已投保等資格,並依「平均月投保薪資 × 給付月數」領取,不同條件下給付月數上限可能達 50 個月。
選擇一次領可獲得一筆較可觀的現金,不過相較月領模式少了長期領取保障,需自行評估財務安排。
勞保月退試算
「勞保月退」通常指老年年金給付,是許多勞工退休後最主要的金流來源之一。雖然投保等級最高為 45,800 元,但若實際投保薪資較低,例如 34,800 元或 38,200 元,對應的月領金額也會跟著下降。要做「勞保月退試算」,可依照:
- 查詢投保薪資級距(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
- 取得實際勞保年資或以勞保局 e 化服務系統查詢累計月數。
- 依 A 式、B 式計算,並由系統擇優給付。
有些人工作期間投保無中斷,年資可達 30~40 年,月退金額自然較高;若年資不足 15 年,則只能領一次金。
以下是 勞保 65 歲退休給付 的試算,以 34,800 元 和 38,200 元 投保薪資為例,分為 按月領取 和 一次領取 兩種方式:
1、按月領取(老年年金)
計算方式有兩種,取 較高者:
投保薪資 | 方案 1:0.775% × 40 年 + 3,000 | 方案 2:1.55% × 40 年 | 實際可領(擇優) |
---|---|---|---|
34,800 元 | 13,774 元 | 21,576 元 | 21,576 元 / 月 |
38,200 元 | 14,949 元 | 23,692 元 | 23,692 元 / 月 |
2、一次請領(老年一次給付)
投保薪資 | 一次領取金額 |
---|---|
34,800 元 | 1,566,000 元 |
38,200 元 | 1,718,500 元 |
勞保年金每月月領金對照表
下表簡化展示部分投保薪資範圍在勞保局所列的試算結果(以 60 歲或 65 歲、保險年資 35 年或 40 年為例)。同樣投保年資下,投保薪資較高,每月請領金額也相對提高。
投保薪資 | 60 歲、年資 35 年 (B 式) | 60 歲、年資 40 年 (B 式) | 65 歲、年資 35 年 (B 式) | 65 歲、年資 40 年 (B 式) |
---|---|---|---|---|
45,800 元 | 19,878 元 | 22,717 元 | 24,847 元 | 28,396 元 |
42,000 元 | 18,228 元 | 20,832 元 | 22,785 元 | 26,040 元 |
38,200 元 | 16,579 元 | 18,947 元 | 20,724 元 | 23,684 元 |
34,800 元 | 15,103 元 | 17,261 元 | 18,879 元 | 21,576 元 |
30,300 元 | 13,150 元 | 15,029 元 | 16,438 元 | 18,786 元 |
勞保投保薪資 45800 元
年齡 | 保險年資 | A 式 (元) | B 式 (元) |
---|---|---|---|
60 歲 | 35 年 | 12,338 | 19,878 |
60 歲 | 40 年 | 13,758 | 22,717 |
65 歲 | 35 年 | 15,423 | 24,847 |
65 歲 | 40 年 | 17,198 | 28,396 |
勞保投保薪資 43900 元
年齡 | 保險年資 | A 式 (元) | B 式 (元) |
---|---|---|---|
60 歲 | 35 年 | 11,926 | 19,053 |
60 歲 | 40 年 | 13,287 | 21,774 |
65 歲 | 35 年 | 14,908 | 23,816 |
65 歲 | 40 年 | 16,609 | 27,218 |
勞保投保薪資 42000 元
年齡 | 保險年資 | A 式 (元) | B 式 (元) |
---|---|---|---|
60 歲 | 35 年 | 11,514 | 18,228 |
60 歲 | 40 年 | 12,816 | 20,832 |
65 歲 | 35 年 | 14,393 | 22,785 |
65 歲 | 40 年 | 16,020 | 26,040 |
勞保投保薪資 40100 元
年齡 | 保險年資 | A 式 (元) | B 式 (元) |
---|---|---|---|
60 歲 | 35 年 | 11,102 | 17,403 |
60 歲 | 40 年 | 12,345 | 19,890 |
65 歲 | 35 年 | 13,877 | 21,754 |
65 歲 | 40 年 | 15,431 | 24,862 |
勞保投保薪資 38200 元
年齡 | 保險年資 | A 式 (元) | B 式 (元) |
---|---|---|---|
60 歲 | 35 年 | 10,690 | 16,579 |
60 歲 | 40 年 | 11,874 | 18,947 |
65 歲 | 35 年 | 13,362 | 20,724 |
65 歲 | 40 年 | 14,842 | 23,684 |
勞保投保薪資 36300 元
年齡 | 保險年資 | A 式 (元) | B 式 (元) |
---|---|---|---|
60 歲 | 35 年 | 10,277 | 15,754 |
60 歲 | 40 年 | 11,402 | 18,005 |
65 歲 | 35 年 | 12,846 | 19,693 |
65 歲 | 40 年 | 14,253 | 22,506 |
勞保投保薪資 34800 元
年齡 | 保險年資 | A 式 (元) | B 式 (元) |
---|---|---|---|
60 歲 | 35 年 | 9,952 | 15,103 |
60 歲 | 40 年 | 11,030 | 17,261 |
65 歲 | 35 年 | 12,440 | 18,879 |
65 歲 | 40 年 | 13,788 | 21,576 |
勞保投保薪資 33300 元
年齡 | 保險年資 | A 式 (元) | B 式 (元) |
---|---|---|---|
60 歲 | 35 年 | 9,626 | 14,452 |
60 歲 | 40 年 | 10,658 | 16,517 |
65 歲 | 35 年 | 12,033 | 18,065 |
65 歲 | 40 年 | 13,323 | 20,646 |
勞保投保薪資 31800 元
年齡 | 保險年資 | A 式 (元) | B 式 (元) |
---|---|---|---|
60 歲 | 35 年 | 9,301 | 13,802 |
60 歲 | 40 年 | 10,286 | 15,773 |
65 歲 | 35 年 | 11,626 | 17,252 |
65 歲 | 40 年 | 12,858 | 19,716 |
勞保投保薪資 30300 元
年齡 | 保險年資 | A 式 (元) | B 式 (元) |
---|---|---|---|
60 歲 | 35 年 | 8,975 | 13,150 |
60 歲 | 40 年 | 9,914 | 15,029 |
65 歲 | 35 年 | 11,219 | 16,438 |
65 歲 | 40 年 | 12,393 | 18,786 |
勞保投保薪資 28800 元
年齡 | 保險年資 | A 式 (元) | B 式 (元) |
---|---|---|---|
60 歲 | 35 年 | 8,650 | 12,499 |
60 歲 | 40 年 | 9,542 | 14,285 |
65 歲 | 35 年 | 10,812 | 15,624 |
65 歲 | 40 年 | 11,928 | 17,856 |
勞保投保薪資 27600 元
年齡 | 保險年資 | A 式 (元) | B 式 (元) |
---|---|---|---|
60 歲 | 35 年 | 8,390 | 11,978 |
60 歲 | 40 年 | 9,245 | 13,690 |
65 歲 | 35 年 | 10,487 | 14,973 |
65 歲 | 40 年 | 11,556 | 17,112 |
勞保投保薪資 26400 元
年齡 | 保險年資 | A 式 (元) | B 式 (元) |
---|---|---|---|
60 歲 | 35 年 | 8,129 | 11,458 |
60 歲 | 40 年 | 8,947 | 13,094 |
65 歲 | 35 年 | 10,161 | 14,322 |
65 歲 | 40 年 | 11,184 | 16,368 |
實際請領金額最終仍以勞保局審核結果為準,表中金額僅供參考。
勞保老年年金試算
若想更精準地算出自己退休後能領多少勞保老年年金,可透過勞保局官網的**「老年年金給付」**線上試算工具,輸入:
- 出生年月日
- 預計退休年齡
- 實際累計勞保年資
- 個別投保薪資
系統會自動套用 A 式或 B 式計算出推估的請領金額。如果是 97 年 12 月 31 日前即開始投保者,系統也會列出一次領與月領的試算,讓投保人自行比較。
勞保退休金月領試算
「勞保退休金月領」又稱「老年年金給付」,其試算方式如上提到的 A 式、B 式。以下說明試算重點:
- 投保薪資:依照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超過上限者一律計為 45800 元。
- 年資:保險年資愈長、每月可領金額愈高。
- 擇優發給:會自動比對 A 式、B 式,發給較高數額。
- 延後領、提前領:符合資格時,可選擇延後或提前,分別會有增給或減給百分比。
想要達到較穩定的退休保障,多數人會偏好「月領」,但也有人選擇一次領來做其他理財佈局,建議評估自身需求再做決定。
勞保年金查詢
若想即時知道自己目前的勞保投保狀況、累積年資、或模擬退休後可領金額,建議:
- 上勞保局官網:使用「老年年金給付」線上試算功能。
- e 化服務系統:登入個人帳號後,可直接查詢目前累計年資、最高 60 個月投保薪資等。
確認資料無誤後,套入公式即可得出較貼近個人實際狀況的「月領」與「一次領」試算金額。同時也可利用勞保局網站的常見問答,進一步瞭解領取資格、請領流程、提前或延後領等規範。
2025年退休金怎麼規劃?成功的退休規劃7個重要關鍵
許多人都想開始執行退休計劃,但不知道該怎麼開始。在各種政府退休年金減少的時代,我們需要搶占先機,未雨綢繆,預先為未來的自己做最好的準備。
步驟1:確定理想的退休生活方式與時間表
首先,問自己幾個關鍵問題:
- 我想在幾歲退休?
- 我希望退休後過怎樣的生活?
- 這樣的生活需要多少錢?
- 每個月應該存入多少?
- 什麼樣的投資策略最適合我?
即使計畫趕不上變化,但開始執行比空想更重要,未來可以隨時調整計畫。
步驟2:考慮醫療費用
退休後的醫療開銷往往被低估,政府保險雖可提供部分保障,但可能存在嚴格的申請條件。因此,應提前準備額外的醫療儲蓄或商業保險,以免影響退休生活品質。
步驟3:盡快開始計劃
開始退休財務規劃永遠不會太早。美國財務公司Personal Capital研究發現,首次規劃退休的平均年齡為33歲。越早開始,複利效果越明顯。例如:
- 25歲開始,每月投資3,000元,年化報酬率8%,65歲可累積約1,100萬元。
- 時間比本金更重要,關鍵在於提早行動。
步驟4:建立獨立的退休準備帳戶
政府的退休金帳戶(如勞保、國保)通常不足以支撐高品質的退休生活。通膨時代更不能只靠存款,投資才是關鍵。應開設投資帳戶,根據退休需求計算缺口,並透過股票、基金、ETF、保險等工具配置資產。
步驟5:自動化儲蓄機制
人生不同階段有不同的開銷,如30歲買房、40歲教育基金、50歲旅遊等。但退休準備不能等到60歲才考慮。建議設定自動轉帳機制,每月固定比例存入退休帳戶,以確保長期儲蓄計畫的執行。
步驟6:依人生階段調整退休計劃
退休計劃應根據人生階段調整:
A. 年輕成人期(22-35歲)
- 儘早開始投資,發揮時間複利優勢。
- 可承擔較高風險,如80%股票、10%債券、10%現金的資產配置。
B. 中年期(36-50歲)
- 財務責任增加(如房貸、子女教育費),需平衡儲蓄與開銷。
- 設定具體、可實現的財務目標。
C. 中年後期(51-65歲)
- 通常為收入高峰期,應加大退休儲蓄比重。
- 調整資產配置,降低股票比重,增加債券與現金比例,以減少市場波動的影響。
步驟7:利用線上工具優化退休計劃
現代理財科技如機器人理財(Robo-Advisor)可幫助自動化投資,根據個人風險承受度與財務目標提供投資建議。這類工具能夠有效降低投資門檻,適合希望穩健累積財富的人。
結論:立即行動,確保未來財務自由
退休計劃的核心目標是確保未來生活無憂,而不需擔心錢不夠用或成為家人的負擔。具體行動建議如下:
- 立即設定退休目標,無論是生活方式還是財務需求。
- 開始投資,即使是小額定期投資,長期下來也能累積可觀資產。
- 開設獨立退休帳戶,透過股票、基金、ETF等工具增加資產增值潛力。
- 每月自動存款,確保退休準備持續進行。
- 使用線上工具,如機器人理財來協助財務管理。
- 定期檢視計劃,根據人生階段調整投資策略。
不論目前財務狀況如何,最重要的是「現在開始」,為自己打造無憂無慮的退休生活!
延伸閱讀:2025年退休金怎麼規劃?退休生活怎麼規劃?成功的退休規劃7個重要關鍵